一道道绚丽的激光划破夜空,在营口市楞严寺公园上空40米宽、12米高的扇形水幕上,交织成流动的星河,为夏夜增添了别样的浪漫。
这个夏天,新晋全国文明城市营口的文艺舞台百花齐放。上百首原创歌曲唱响大辽河畔,原创评书、戏剧、小说、书画作品层出不穷,频频获奖。
营口原创文艺何以枝繁叶茂、花团锦簇?本报记者寻根溯源,发现提高原创力的秘诀在河海交融、人杰地灵的文化底蕴中,在“培根壮干育繁花”的培育体系里,更在一城人爱家乡、颂家乡的集体共鸣里。
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征程上,营口市以一系列高质量、有内涵的原创佳作,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,凝聚起上下一心、奋楫扬帆的攻坚之志、决胜之力。
文化沃土上百花齐放
6月26日,营口市第五届“辽河之夏”文化艺术季在大辽河畔启幕,当天演出24首歌曲,有14首是营口原创。
“‘辽河之夏’主打原汁原味。”营口市委宣传部文化文艺与电影管理科科长尹璐介绍,“辽河之夏”将持续到9月30日,全市打造上百场演出、上千个节目,其中大多数是原创。
近年来,营口原创文化产品叫好又叫座,唱响大江南北。
在“歌声里的辽宁”全国优秀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中,原创歌曲《千里共辽宁》位居榜首,被确定为我省新春贺岁歌曲。《咱辽宁》在辽足主场唱响,万人齐唱“咱辽宁,必须行!”。音舞诗画《江山情 中国风》甫一问世便成爆款,喜获辽宁文华音乐奖。
原创歌曲接二连三,曲艺作品同样成果丰硕。营口市曲艺家协会评书委员会会长赵树发告诉记者,营口素有“评书之乡”美誉,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出生在营口,袁阔成在营口生活、工作30年。营口盖州人刘同恩以世代相传的民间传说为题材,写了一本名为《青丘如浪——三国时期第四国》的小说。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评书工作室将其改编,由单田芳弟子刘靖坤播讲。刘靖坤说:“书里说的都是家乡的人和事,倍感亲切和自豪,讲起来特别有劲头。”
营口文化工作者将创作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沃土,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。乡村振兴小说《烛花》、辽剧《神锯县长》等作品,紧扣时代脉搏,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,以文化之魂凝聚起人民的价值共识。盖州市作协主席薛宝民创作的短篇小说《雪落工地》在《人民文学》2025年第2期发表,他说:“盖州是千年古城,文化底蕴深厚,家乡的人、事、历史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。”
今年以来,营口市持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。可感可及的文化,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,涵养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,成为推动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的重要力量。
众木成林滋养文化生态
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营口原创之所以层出不穷,得益于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。原创作品的背后,是众多文艺工作者同频共振、相互协作的成果。
创作一首原创歌曲并非易事,要有词曲作者、编曲、配乐、歌手,还要有小样录制、MV录制和伴舞编排等,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,牵一发动全身。
著名音乐人孙旭升虽身在外地,但出于对家乡的热爱,经常为营口原创歌曲谱曲。营口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赵鸣除承担编曲、录制等工作外,还亲自上阵拉小提琴伴奏。站前区文化馆馆长孟岩不光自己登台演出,还经常跑社区,是各路民间艺术团的指导老师。她说:“基层文艺工作者就得接地气,扎根基层一线,才能让群众文艺焕发勃勃生机。”
赵鸣是“辽河之夏”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总导演。他告诉记者,除营口市艺术剧院51名员工全员上阵外,其余400多名演职人员都是义务奉献的群众演员,不仅自己编排节目,自己准备服装道具,就连往返路费都是自己承担。“他们顶着酷暑,一彩排就是一天,只为台上的那几分钟,没有热爱是做不到的。”赵鸣说。
“大家出于对文艺、对家乡的热爱汇聚到一起,良好的群众基础催生出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。”尹璐说。
来自营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数据更有说服力:15个下属专业协(学)会涵盖文学、戏剧、音乐、曲艺等领域,文艺类市级以上协会会员2896人,他们遍布城乡,成为营口原创文艺奋楫扬帆的骨干力量。
为了让营口文艺这棵大树茁壮成长,营口市建立文化传承领军专家库,建立基层文艺团队大数据库,精心打造“辽河之夏”文化艺术季、微醺音乐会、“幸福大篷车”等文化惠民舞台和文体旅融合活动,为文艺团队和文艺人才提供展示、交流、学习的平台。组织各领域协会、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常态化下基层,通过传帮带让营口文艺开枝散叶、枝繁叶茂。
传承与创新中汇聚奋进力量
营口原创文艺生机蓬勃的局面,并非一朝一夕、一蹴而就,而是在地域与历史文化的相融互促中找到动情点、创新点、结合点。
“营口地处河海相交之地,河的灵韵、海的豁达、山的伟岸,都成为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。”营口市文旅中心副主任阎海告诉记者,盖州市和大石桥市均为中国书法之乡和中国诗词之乡,足见文化底蕴之深厚。
1861年,营口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,营口不仅成为客商云集的“关外小上海”,更成为南北曲艺荟萃的“关外小天津”。京剧、评剧、河北梆子等剧种在营口落地生根,名角荟萃,有“唱红营口,东北不愁”之说。
营口市戏曲学校是营口文艺人才的摇篮,培养出荀派传人京剧表演艺术家管波等优秀人才。以“东北钢琴”寻觅四海知音的营口,素有“琴都”“乐器之城”美誉。70余年间,时光流转,琴音不辍,人才层出不穷,浓厚的艺术气息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。郎朗、赵胤胤等名家曾与东北钢琴结缘,本土培养的钢琴演奏家郝博在国际大赛上屡获大奖。
营口以原创歌曲为奋进号角,每每在重大节点、重要节日之时,总有或鼓舞人心、或婉转动听的歌曲在大街小巷传唱。在国际护士节期间推出歌曲《有我有爱》,在文明创建过程中推出《只为你美丽》,在鸟浪节上推出《家乡的鸟浪》,在全民读书节前推出《书香童谣》,在民营企业家日推出《营口天下人》,一首首原创歌曲唱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众志成城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……
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原创的滋养。当优秀的原创文化作品竞相奔涌,便以其强大的价值引导力、文化凝聚力、精神推动力,潜移默化地沁润人心,塑造着城市品格,并不断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,为营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,提振起全市上下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的斗志与豪情。(记者 佟利德)
版权所有:欧美性爱-美女自慰-自慰视频 主办单位:欧美性爱-美女自慰-自慰视频 辽ICP备07002464号
地址:欧美性爱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11号 联系方式:024-24866954
网站地图温馨提示:显示器分辨率1280×768或以上,IE9.0或以上浏览器为最佳显示效果
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4